清苑哈哈腔 百年剧种唱“新声” - 治安新闻 - 警盾在线
您现在的位置:警务资讯 >> 网站导航 > 治安新闻 >

清苑哈哈腔 百年剧种唱“新声”

来源:【】   发布时间:【2014-04-21 10:35:24 】   字体: 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 

  哈哈腔又称“喝喝腔”、“呵呵腔”,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,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成。主要流行于我省的保定、沧州、衡水、廊坊、石家庄及山东省的德州等地。作为全国现存唯一的专业表演团体,如今清苑哈哈腔剧团已摆脱困境,唱出了“新声”。

  “姐妹双双离了绣房,到花园散愁肠。”4月10日下午,记者来到清苑哈哈腔剧团,正赶上团里的王兰荣老师教授戏迷们演唱传统戏曲《影误重圆》。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王老师一腔一调,悦耳动听,不时赢得众人掌声。王兰荣对记者说,“哈哈腔深受当地人喜爱,每周末还有很多孩子们跟我学戏。”

  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

  哈哈腔原是北方的民间小调,后来逐步演变成戏曲形式。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,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三路流派。东路流行于山东省的德州、惠民和河北省的东南部,中路流行于沧州、衡水地区,西路流行于保定地区及廊坊部分地区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清苑县成立了哈哈腔剧团,一直到八十年代,演出都很火爆。《下河东》、《马娘娘》等一批剧目在当时很有影响,反映冀中儿女抗战题材的《风雨红杏》等现代剧目也广受欢迎。

  剧团先后赴冀东、冀北许多地区以及山东、山西、天津等地演出,深受观众欢迎。王兰荣说,“清苑哈哈腔唱腔圆润甜美,吐字清晰,内容诙谐幽默,因此,只要有哈哈腔演出的时候,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着前去观看。此外,哈哈腔还有着与众不同的伴奏方法,特色乐器“拙笙、巧弦、浪荡笛”的伴奏特点,以及“小抬杠”托腔手法的创造性运用,均为哈哈腔所独有。”    

  传承新人,焕发新活力

  九十年代后,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哈哈腔走入低谷。面对不利局面,清苑哈哈腔剧团利用夏季排练新的剧目,进行业务培训,冬闲和春季、秋后赴各地演出。2006年,哈哈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为哈哈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“申遗成功后,剧团演出场次明显增多。我们走遍了周边县市的广大农村,每年演出达300余场,所到之处,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。”王兰荣说。

  如今,剧团共有40多名演员,其中有十多名年轻演职人员充实到了剧团之中。演员大部分是“80”、“90”后的新生代演员。每到周末,王兰荣还到县青少年宫义务教二十多名六七岁的孩子学戏,培养哈哈腔后备人才。同时,剧团还积极打造新剧目,开拓市场,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活力。